乘著十八大勝利召開的東風,以“聚焦工藝創新 引領行業未來”為主題的2012·天俱時科技論壇,于2012年11月17日在石家莊萬達洲際酒店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50余位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和技術精英應邀參加了本屆論壇。
天俱時科技論壇由天俱時工程科技集團主辦,自2008年起已成功舉辦四屆,今年是第五屆。論壇秉承“交流思想、融合智慧、促進合作、推動創新”的主旨,始終致力于把全行業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其創新性、務實性、公益性贏得業界同仁與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可。
2012·天俱時科技論壇全景
在上午的開幕式上,天俱時科技論壇組委會主席、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天俱時集團董事長劉秀忠致歡迎辭,梅特勒-托利多中國區總裁羅群致開幕辭。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靜康教授、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張嗣良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左劍惡教授、國內知名化工醫藥專家王京女士、中共河北省委講師團經濟教研室主任劉來福教授分別發表了精彩的演講,介紹了現代化工、發酵工程技術、制藥廢水處理技術、增強國產原料藥競爭力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宏觀經濟形勢,從不同視角揭示了科學技術在醫藥、化工和水處理領域的創新、應用與發展前景。與會企業代表也同專家教授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天俱時科技論壇組委會主席,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天俱時集團董事長劉秀忠致歡迎辭
劉秀忠在致辭中提出,在中國經濟從“超高速增長”走向“適度增長”的轉型過程中,中國制造業能否成功轉型是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而中國制造業的成功轉型要靠企業自身對核心技術、核心工藝的掌握和聚焦,這是唯一的正道;企業唯有擁有了自主創新的主動權,才能在當前相對低迷的宏觀經濟環境中闖出一條生路,開辟一片藍海。
梅特勒-托利多中國區總裁羅群致開幕辭
羅群先生在致辭中講,中國企業在過去的20年中引進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理念,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正在逐步增強,在國際競爭中顯現出獨到的優勢,這要歸功于中國企業、中國的企業家和員工們主動學習的熱情和勤奮工作的心態。羅群先生講,天俱時集團是一個勇于承擔責任的企業,由天俱時集團舉辦的天俱時科技論壇為業界同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和分享的平臺,一定會激發出更多創新的火花,推動中國企業在環保、醫藥、化工等領域取得更大的進步。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國家著名化工結晶科技領域專家王靜康作主題演講
王靜康教授在論壇上作《綠色化學化工與可持續發展》主題演講。王靜康教授重點介紹了綠色化學與化工的特征,國際綠色化工競先發展的趨勢,生態工業園區的網絡集成與優化可持續發展的評價體系,中國綠色化工發展面對可持續發展的挑戰與機遇,生物大分子藥物結晶形態學研究,生物大分子藥物晶體超分子組裝與調控的系統工程研究等內容。王靜康教授提出,要以“發展綠色化工創新能力建設”為目標,依托產學研用創新聯盟及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團隊,開展有組織的創新,開拓綠色化工科學與技術自主創新的體系,努力提升我國大化工產業至國際前沿水平。王靜康教授提出,深入開展化工系統工程優化軟件研究,參與設計并建設好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成循環經濟示范區,是中國應對全球資源、能源與環境危機的挑戰,保持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我國化工界要團結一致,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發展綠色化工,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供保證,為把我國建設成世界制造強國貢獻力量!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左劍惡作主題演講
左劍惡教授作《制藥廢水最佳可行技術(BAT)的篩選及毒性和致耐藥性問題研究》主題演講。左劍惡教授重點介紹了制藥廢水處理研究背景、最佳可行技術篩選、致耐藥性研究、急性毒性研究等內容。左劍惡教授提出,制藥廢水由于進水COD濃度高、進水水質變化大,一般選擇厭氧+好氧組合工藝以達到高效COD去除率,保證系統抗沖擊負荷能力,厭氧段采用的UASB或水解酸化法為目前國內制藥廢水處理應用最多、效果最穩定的工藝;最佳可行技術評價的結果,可能會受到廢水處理設施運行過程中運行管理水平、操作人員素質等方面因素影響,今后的技術評價系統開發工作如何盡量避免人為操作水平的影響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主任、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嗣良作主題演講
張嗣良教授作《發酵過程工程學與技術進展》主題演講。張嗣良教授重點講解了發酵過程智能化建模與控制,生物過程信息理論與技術的發展,發酵過程優化理論與方法,發酵過程放大技術進展,關鍵共性技術與促進行業技術進步,菌種高通量篩選,基于系統生物技術的工業生物制造研究,從一體化工程設計到一體化運營COMOS 數據平臺等內容。張嗣良教授指出,對于活體細胞調控來說,當前所采用的傳統生物學方法或化學工程調控方法存在很大的問題,國內外都沒有很好解決,未來的相關研究有很大的空間。
國內知名化工醫藥專家、天俱時集團首席科學家王京作主題演講
王京女士作《技術引領、構建多因素EPC工程模式打造原料藥有競爭力的中國制造》主題演講。王京女士在演講中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醫藥市場形勢,介紹了天俱時醫藥技術開發中心概況和主要研究成果,重點講解了天俱時集團工程總承包模式與傳統模式的區別和突出優勢。王京女士介紹說,天俱時工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國內EPC總承包模式的踐行者,長期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長期的發展使天俱時集團已打造出一條集“工藝研發---設計---土建---安裝---計算機控制---試運行”于一體的連續性產業鏈,逐步形成了“工藝技術與項目設計一體化、項目設計與施工管理一體化、施工管理與運行維護一體化”的企業特色。
中共河北省委講師團經濟教研室主任、河北省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劉來福作主題演講
劉來福教授作《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主題演講。劉來福教授重點介紹了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的主要數據和基本分析、今后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的基本走向。劉來福教授提出,重啟改革是我國的必然選擇,十八大后要重點進行十五項重點改革:利率市場化、減稅、開征遺產與贈與稅、打破央企壟斷、央企改革、以央企利潤彌補養老金欠賬、廢除IPO審批制、允許民營資本開辦銀行、鼓勵居民境外投資、知識產權保護、地方政府退出經濟領域、財政民主化、環境保護、城市化、政府“瘦身、放權、讓利”;企業發展的趨勢是做大、做強、做優、做綠和做和,這五個維度已成為衡量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標準。
論壇組委會執行主席、集團副董事長史靜宏致閉幕辭
在當天下午的閉幕式上,論壇組委會執行主席、天俱時集團副董事長史靜宏致辭。在致辭中,史靜宏代表論壇組委會向關注和支持天俱時科技論壇的新老朋友們表示了感謝。史靜宏指出,論壇的成功,是全體與會嘉賓滿懷對技術創新的渴望、對行業未來的責任積極參與的結果,論壇的謝幕也是我們加強合作、互惠共贏的新的開始,我們各個企業在新的時期一定能實現更大的跨越。
與會嘉賓被王靜康教授、張嗣良教授等專家的演講深深吸引,頗有意猶未盡的感覺。許多與會嘉賓表示,本屆天俱時科技論壇邀請的擔任演講嘉賓的專家學者均為各自 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參會代表多是來自國內知名企業、知名院校、科研機構的高管或技術權威,以面向未來的眼光和總覽整個產業的視野傳播了先進技術與科學理念,其規格、規模和前瞻性,都堪稱國內醫藥化工行業的一次技術盛會。與會嘉賓對本屆論壇細致入微的組織工作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新華社、河北日報、石家莊日報、經濟日報、燕趙都市報、燕趙晚報、長城網、河北電視臺、石家莊電視臺等近30家主流新聞媒體對本屆論壇進行了采訪報道。
圖片花絮:
新布置好的會場整齊劃一
論壇工作人員英姿颯爽
論壇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工作
參會嘉賓入場簽到
迎接參會嘉賓
王靜康院士(右一)步入會場
嘉賓入場
論壇會場座無虛席
參會人員認真閱讀會議資料
張嗣良教授(右)與參會嘉賓交流
交流學習
交流學習
集團副董事長姚莉(右)與嘉賓交談
羅群先生(左)與論壇工作人員薛玲交流
合影留念(左起:陳釗、王京、王靜康、劉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