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上午8點30分,“2011•天俱時科技論壇”在石家莊中茂海悅酒店盛大舉辦;下午6點,論壇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勝利閉幕。論壇以“新技術•新工藝•新模式”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150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應邀參加此次論壇。
會議全景
天俱時科技論壇組委會主席、天俱時集團董事長劉秀忠致歡迎辭
天俱時科技論壇組委會主席、天俱時集團董事長劉秀忠在論壇開幕式上致歡迎辭,向與會嘉賓介紹了天俱時科技論壇的創辦主旨,代表論壇組委會向嘉賓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
河北省科學院副院長張德強致祝賀辭
河北省科學院副院長張德強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充分肯定了天俱時集團是以推進產業可持續發展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和天俱時科技論壇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的重要現實意義,并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任南琪院士作主題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任南琪在論壇上以《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為題作演講。任南琪院士介紹了目前我國水環境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指出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型、污染型缺水問題越來越嚴重,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作為集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一體的國家創新群體,任南琪院士簡單介紹了他的團隊情況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并著重介紹了在處理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任南琪院士從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優勢種群的演替規律、兩相厭氧生物處理的意義三個方面,系統闡述了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在處理大分子有機污染物中的重要作用,決定系統效果的關鍵點和難點,產酸發酵菌和產甲烷菌對生長環境要求所決定的系統運行的原則,以及傳統上對厭氧生物處理系統的錯誤認識和錯誤處理方法。最后,用工程實例介紹了該科研成果在處理高濃度中藥廢水(進水COD:20000mg/L)和高濃度精細化工廢水(進水COD:80000mg/L)的實際應用情況,處理結果均達到設計標準并高于國家環保部門的排放標準。
陳建峰教授作主題演講
中國化工學會理事、納米材料先進制備技術與應用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陳建峰在論壇上作題為《面向節能減排的納米技術和化工過程強化技術及工業應用》的演講。陳建峰教授介紹說,“化工過程強化技術”的特點是,基于太空實驗所得到的超重力技術,即比地球加速度大得多的環境下的新技術,應用于納米技術工程,圍繞節能減排過程強化技術、環境化工、納米材料、能源和生產過程及相應機械裝備工程展開應用?;瘜W工業高污染高能耗企業眾多,節能減排就是這個行業的重頭戲,如何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目前國際上關注和研究的“化工過程強化技術”已成為我國學術界研發的重點目標,也列為化工界優先發展的領域。“化工過程強化技術”是在實現既定生產目標的前提下,通過系統協調,大幅度減小生產設備尺寸,簡化工藝流程,減少裝置數量,使工廠布局更加緊湊合理,單位能耗、物耗、廢料、副產品顯著減少,產品質量和能量效率明顯提升的綜合技術。近年來,陳建峰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在過程強化領域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驕人業績,特別是在超重力混合反應分子模型技術、超重力分離強化技術、超重力精餾技術和溶劑回收以及超重力脫硫與資源利用路徑、超重力捕集回收電廠CO2技術等領域,無論是工藝還是裝置均有大量成果,在化工生產中產生了很大效益。
尹怡欣教授作主題演講
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尹怡欣在論壇上作了題為《近場微波全息成像在高爐節能控制中的應用》的演講。尹怡欣教授的團隊近年來致力于和國家重大需求“節能減排”相關的課題研究,是鋼鐵流程先進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尹怡欣教授首先從鋼鐵行業的背景、現狀以及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的意義三個方面對本課題進行了簡單介紹。尹怡欣教授介紹說,本課題的技術途徑為利用信息和自動化技術改進生產過程最終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具體地說,高爐料面形狀影響爐內氣流分布,爐內氣流分布影響高爐爐況,可以通過改善煤氣氣流分布,達到精準煤氣控制的目的。為適應高爐爐內高溫、高壓、高粉塵環境,2006年采用多點雷達技術路線的高爐料面檢測課題就獲得了科技部863項目支持以及863目標導向型課題支持,本課題是采用相控陣雷達取代多點雷達作為項目的主要檢測器件為支撐點,采用信息和自動化技術構造專家系統提高高爐煉鐵的自動化水平,達到高爐順行、節能降耗的目的。目前,相控陣雷達樣機已經完成,正在武鋼進行安裝。最后尹怡欣教授系統介紹了本系統的硬件、軟件組成和解決主要問題的方法和技術途徑,以及系統的關鍵點和技術核心內容。
葉樹峰博士作主題演講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著名冶金反應工程專家、博士生導師葉樹峰在論壇上以《低品位難選礦的技術發展》為題作演講。葉樹峰博士簡單介紹了我國礦產資源的屬性、分類、特點、利用,詳細闡述了各類礦產資源的選礦方法、工藝及其利用現狀。葉樹峰博士重點介紹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發展方向:研究開發高效預選設備,高效節能新型破磨與分級設備,以及固液分離新技術與設備,大幅度降低礦石破碎與固液分離過程的能耗,提高入選品位;研究開發各種能場的預處理對礦石和分選的影響,開發利用各種能場的預處理新技術,以提高粉碎及分選精度;在開發高效分選設備、高效無毒新藥劑中,重點研究復合力場分選設備,多種成分協同作用的新藥劑以及處理貧、細、雜難選礦石的綜合分選技術。葉樹峰博士重點針對金屬尾礦、低品位硫化礦、難選鐵礦,詳細介紹了其綜合利用成果及其關鍵技術:氰化尾渣活性脫氰富集硫鐵;硫鐵分離同步消納氰化物;含金高鐵硫酸燒渣中金的硫脲浸出、樹脂吸附的綠色提金技術;納米顆粒溶膠的競爭性脫除及其循環利用;冶金廢渣的氯化離析,提取鐵精礦、金銅精礦;低品位硫鐵礦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途徑;高品位硫鐵礦制酸及硫化工循環經濟模式。
鐘光德會長作主題演講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首批GMP認證檢查員、四川省醫藥質量管理協會會長鐘光德在論壇上作題為《實施10版藥品GMP必須抓住質量風險管理這條主線》的演講。鐘光德會長介紹了中國修訂藥品10版GMP的國際背景:當今國際上藥品質量已由“符合性”轉為“適用性”;各國立法的立足點從規范生產及經營行為轉移到了更多地關注消費者一邊;WHO對由ICH發起的系列藥品質量原則進行了更新;ICH的Q系列建議;隨著我國醫藥業與國際交流的日益擴大,我國所執行的98版藥品GMP已經明顯表現出多方面的不適應性。鐘光德會長重點講解了實施10版GMP需把握的原則:10版GMP是中國98版基礎上采用了國際通行規則的GMP,具有中國特色,不是外國GMP;要避免執行98版時出現過的比對、硬套條款的形而上學方式,要真正搞懂、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避免生搬硬套;要在98版的基礎上,走出傳統套路,發揮自身的特點和智慧,力求有所創新,努力提高GMP的總體水平;對規范需要從總體把握,解讀條款重在理解,既不能文不對題,也不能把條款割裂,因為每個章節都涉及人、環、文、體、法等基本GMP要素;要從整體上提高綜合和專業素養,善于針對每個企業的特點把握住質量風險管理的主線,在達成風險共識、溝通良好的基礎上順利推進認證檢查任務。
李春利博士作主題演講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河北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科博士點負責人、博士生導師李春利在論壇上以《制藥過程溶媒的特性和分離回收集成技術》為題作演講。李春利博士重點介紹了溶媒回收技術在各類溶媒回收系統的應用。李春利博士介紹說,真空系統降低溶媒損耗的方法主要有低溫冷凝、溶劑吸收、吸附等;對于排放到廢水中的溶媒,可以系統集中排放,排放前按溶媒集中并入回收;對于多次開停車造成的溶媒損耗,可以采用連續回收,減少間歇過程;對于小批量的溶媒,要從觀念到行動上重視,做到基本不外賣,專門設備回收;對于回收難度大的溶媒,要研究開發新工藝過程,設計有針對性的工藝和技術來回收。李春利博士指出,溶媒回收是典型的物料分離過程,屬于化學工程學科的傳質與分離方向,涉及到多種單元操作,需要結合儀表、自控等技術,難度和意義都很大,對技術人員要進行專門的培訓和提高,從觀念上重視,在生產上實施。李春利博士還簡要介紹了共沸精餾、萃取精餾、多效精餾、精餾與蒸發的耦合等8項典型的節能降耗工藝技術在制藥過程溶媒回收中的應用。最后,介紹了塔內件技術的發展和CTST 系列高效塔板的優越性能。
郭會斌教授作主題演講
管理學博士、河北經貿大學教授郭會斌在論壇上作了題為《宏觀經濟形勢與行業發展》的演講。郭會斌教授從經濟增長、充分就業、通貨膨脹、外匯收支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宏觀經濟形勢。郭會斌教授指出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主要特點:收入差距太大,基尼系數超出警戒線過多;“劉易斯拐點”來臨,勞動力供給出現短缺;國民未來支出剛性太強;高儲蓄,物質消費不充分,內需難以啟動、不足;服務供給嚴重不足,公共服務欠缺更多;物質財富和金融財富增長快,知識財富增長慢;過渡依賴出口;人民幣升值壓力進一步增大;全球經濟結構失衡;外貿順差還會持續。郭會斌教授指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將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由投資推動型向消費拉動型轉變,由外貿型向內需型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郭會斌教授在分析行業發展形勢時指出,當前39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大多數產能嚴重過剩,自主品牌參與國際市場不足,競爭同質化嚴重,尤其是價格競爭更為慘烈,非價格競爭正在引起重視,未來行業發展呈現出服務化的趨勢。郭會斌教授在最后為參會嘉賓解讀了近幾年出臺的新企業所得稅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5項相關的政策措施。
論壇組委會執行主席、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劉金濤致閉幕辭
論壇在主題演講結束后,舉行了答謝晚宴。論壇組委會執行主席、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劉金濤致閉幕辭,總結了論壇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各位與會嘉賓共同關注業界科研動態,傳播行業發展信息,深入了解最新技術成果,并希望與會嘉賓攜起手來,為企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論壇組委會執行主席、集團副董事長姚莉,集團副董事長史靜宏,集團董事、副總經理牛愛軍,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孟昭,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劉松,集團首席科學家、醫藥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王京參加了此次論壇。
參會嘉賓對本屆論壇反響熱烈,大家普遍認為,2011•天俱時科技論壇突出了一個“實”字,為業界精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合作的平臺,幫助參會者全面了解科技創新動態和當前經濟形勢,令參會者獲益匪淺;同時也突出了一個“新”字,多位科學家和行業專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大家分享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必將有力推動各企業創新發展的進程;到會嘉賓更加感受到了一個“情”字,論壇組織者的服務讓到會者感到了賓至如歸,舒適安逸,各個服務細節都體現了組織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心籌備。論壇結束后,眾多參會嘉賓還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參加本屆論壇的感受和收獲,對論壇安排的科技創新內容表示了高度贊同,有的通過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給論壇組委會留言表示非常滿意,有的專門給工作人員打電話對論壇期間提供的周到服務表示感謝。
河北電視臺、河北電視臺數字移動電視、石家莊電視臺、石家莊人民廣播電臺、長城網、高新區管委會網站、河北日報、石家莊日報、燕趙都市報、燕趙晚報、河北經濟日報、河北青年報、河北工人報等21家主流新聞媒體對此次論壇進行了采訪。